“近视眼”影响人的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眼病百科 > 近视眼 > “近视眼”影响人的脑

“近视眼”影响人的脑认知

        江苏省中医院日前举办的“视觉认知多学科研讨会”上,记者获知,我省专家最新提出了“脑视觉”理论。

  从视网膜到视中枢的整个视觉神经系统的最主要功能,即为“脑视觉”。有了此理论,失认症、弱视等病的病因有了新发现;诸多视觉现象也获得了解析。

  采访专家:江苏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脑视觉》主编、眼科专家 王育良

  本版采写:李兰陵

  1

  “用脑看”看到的东西更多

  我们是用眼看事物,还是用脑看事物?

  个案1美国有专家做了个试验,让一些并不认识克林顿的人观看克林顿的照片,通过核磁共振发现,观者大脑某个区域部分组织细胞兴奋度,犹如看见熟人般地明显提高了。

  个案2:“可口可乐”公司为推销产品,将可口可乐的影像加进电影胶片中,因为胶片闪得非常快,人们看电影时,光看到电影情节了,并未意识到内有可口可乐影像。但奇怪的是,这些影迷们之后一看到可口可乐,头脑中立刻闪出想买的欲望。

  这俩个案告诉我们,我们是在用脑看事物。

  为何这样说?

  我们在“用脑看”时,我们的眼睛真正看到的只有我们认为自己看到的内容的10%,而另90%的内容是靠大脑的信息加工得出的推论。这些推论基于:我们刚刚看到了什么;在以前类似的场景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等。

  如—

  克林顿现象:试验者在以往看报、看电视时,无意识地将克林顿的影像“看”进了大脑。待他们再次观看克林顿的照片时,大脑将以前传进大脑的克林顿的信息给调了出来,由此产生了熟悉的感觉。

  可口可乐现象:因胶片闪得快,观众没有“看到”可口可乐的影像,但其影像却飞进了人的大脑,待再次看见“可口可乐”时,大脑将以往的信息给调了出来,让人一见如故,产生购买欲望。

  “用脑看”比“用眼看”,看到的东西要多得多,只不过我们自己没感到罢了。

  2

  近视眼会影响脑视觉的功效

  用脑看,和用眼看,之间有没有关联?

  “用脑看”,专家称为脑视觉。

  何为脑视觉?

  视觉系统有3部分:屈光系统,是光学成像;视路系统,是神经传导;视中枢系统,是视学认知。后两部分,即从视网膜到视中枢的整个视觉神经系统,其最主要的功能,即为脑视觉。

  也就是说,“用脑看”的前题,是“用眼看”。当我们用清晰的目光扫射周围环境的时候,我们有意识地看到的东西和无意识地看到的东西,统统被传到视觉脑(视信号处理功能区)中,成为脑视觉感知外界的信息了。

  如果眼睛近视,视物模糊,会不会影响脑视觉?

  那样视力外的信息,包括大自然的景象,众人的表情等,则不能无意识地被接受,必然会影响到脑视觉的功效。

  若一位近视眼看电影,在他身上,肯定不会有“可口可乐广告效应”。

  3

  脑视觉看出了个“环肥燕瘦”

  用脑看,是怎样“看”出来的?

  个案3:同一幢央视大楼,咱中国老百姓认为不美,戏称为“大裤衩”,而评奖专家却看到了“创新美”,授其“全球最佳高层奖”。

  个案4:看到一条龙的图像,我国国民备感骄傲而愉悦;而英国民众却觉其邪恶而恐惧。

  看美女时的“环肥燕瘦”、观画作时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为什么看同样的东西,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

  原因是,看到的10%,是刚刚看到的东西;那调出来的90%,是以往大脑贮存的信息,包括知识底蕴,民俗文化等,因此,用脑看,是基于单纯视网膜接受的光信号基础上的,在心理作用下的认知结果,是脑视觉的认知创造过程。

  知识背景等的不同,所“看”到的自然也就不同。

  个案5:看到鸟与花,和平时会感到“鸟语花香”,战时却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为何会如此?

  原因是脑视觉看东西,不仅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更多的是,依靠先天禀赋和后天经验积累,通过当下的感知,看到了事物背后更深层的东西。

  4

  脑视觉看东西的速度有差异

  个案61796年,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新来的台长马斯克莱解雇了助手肯布劳克,原因是他记录的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总要比自己测得的时间迟约1秒钟,台长认为这是他玩忽职守。而肯布劳克向来以恪尽职守而著称,于是将台长告上法庭,说“你开除我,可以说是经济不景气,台里需要裁员等,说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侮辱我,说我工作态度不好”。这一事引起另一天文学家贝塞尔的注意,他比较了自己和其他天文学家观测同一星体通过的时间,发现不同观测者所得的数据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由此提出了“大脑有"反应时"的差异”,基于这个理论,肯布劳克打赢了这场官司。

  人为何会有“反应时”的差异?

  原因是,在脑视觉运作过程中,视觉信息被分多路,由多条不同的流水线同时工作,然后再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让我们看到了变幻多姿的世界。

  人与人存在生理差异,因此完成这些信息加工的视觉脑的不同功能单位有着强弱势之别,因此完成视觉信息处理的时间就有了快慢之分,最终我们用脑“看”到东西的时间,也就有了快慢之分。

  5

  脑视觉让“情人眼里出西施”

  视觉脑的特色,是功能专化。在视觉脑中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其专一性,也就是只对某一类的信号或刺激做出反应。例如,对运动方向有反应的细胞,只对运动方向有反应,却无法判断颜色和形状。

  各种视觉属性都有不同的视觉系统。不同的视觉属性,是在视觉脑中的不同区域处理的。视中枢的功能专属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人的艺术取向及审美喜好。

  V4区主导视色觉,其强势,可能是油画家解剖及生理上的基本要求。

  V2V3区主导立体视觉,其强势,可能是雕塑家及爱好者的基本要求。

  艺术家的视觉脑须更强势,人才培养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因素!

  个案7:英国查尔斯王子和其子威廉王子这爷俩所爱的人,均与幼时保姆的长相惊人地相似。

  为何会如此?

  视觉脑中存在着对特定类别的刺激有反应的细胞,如,专门能识别祖母的细胞,每当祖 母出现在眼前,脑内的“祖母细胞”便异常兴奋起来,发出频率较高的神经脉冲,别人若出现在眼前,则不会如此。

  “保姆情结”、“一见钟情”等,应该也是视觉脑中某类细胞被激活的原因。

  英国作家苏兹·马琳《一见钟情》说:人很容易对一个与自己童年时代某个重要异性具有相似之处的人一见钟情。

  能成为情人,必定在某些方面能给对方带来愉悦。这种愉悦与相貌形成条件反射,自然情人眼里就会出西施了。

  6

  部分弱视、失认症有了新病因

  个案8:有位女士从小到大,一直很难记住别人的脸,她常常因在街上碰到熟人,却视而不见,而得罪人。她只好依靠人的发型、声音、体形或者走路姿态来认人。

  视觉脑上有专门识别人面孔的神经细胞,它们只对人脸有较高的反应。

  个案是“先天性面孔失认症”,其枕颞叶皮层、杏仁核、前额叶皮层这些脑区的皮层密度与常人存在差异,因此让他们很难区分人的面孔,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人,也会当作陌生人。据认为每50个人中就有1人天生患有此病。

  个案9:有位脑溢血的中风病人,病后出现了视觉丧失。如,将一块牛排放在他面前时,他并不知道它是牛排,后来通过闻味,手摸,方知是牛排;给他钥匙,他看了半天,也不知是钥匙,用手摸过后,方知是钥匙。

  他还不认识妻子的面孔和镜子里的自己,周围一切变得陌生起来,以至于总是迷路。

  为何会如此?

  脑视觉,是视觉影像的信息,在视觉脑中的各视觉功能区,经整合、汇集、加工处理后的结果。当VI区受伤,无法对信息进行处理,则会导致“看见”了,却无法理解的现象。

  个案8的“失认症”,是先天性的,存在遗传性。

  个案9患的也是“失认症”,是脑溢血中风造成的。

  以前不知“失认症”的病因,现在知道了,是“部分脑视觉障碍”!

  为何部分弱视病人,屈光矫正后并无治疗效果?原因是,其病根是“部分脑视觉障碍”!

 

 

更多新闻请点击:http://www.yanke360.com/news/

问答模式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