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近视眼防控推进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眼病百科 > 近视 > 中华近视眼防控推进协

中华近视眼防控推进协会发布《标准化近视防控监测及技术指标体系》

 
 

中华近视眼防控推进协会发布

标准化近视防控监测及技术指标体系


 

石一宁教授解读《标准化近视防控监测及技术指标体系》


 

 

褚仁远教授、戴锦晖教授解读《标准化近视防控监测及技术指标体系》



国家教委和卫生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34.6%,高中生近视在70%,我国青少年因近视致盲的人数已达30万人。近视患者不仅开学、择业受到影响,其生活、工作、运动也备受困扰,目前近视已从屈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问题。作为近视大国,1999年,我国卫生部向世界卫生组织庄严承诺,参与‘2020’视觉行动,到2020年对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要有所遏制。然而现实情况是,近年来,我国近视患病率呈继续上升的态势,各地对近视防控工作上参差不齐,未能形成一定的近视防控的检测、监督体系。

基于此现状和未来发展,中华近视眼防控推进协会策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近视眼防控监测及评价活动。协会将选取全国各省市具备眼科诊疗资格并具备较高诊疗水平的眼科专业机构,在该机构内设立近视防控监测点,在每年特定的时间段对该地区的中小学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睫状肌麻痹下的屈光度(需扩瞳电脑验光)、眼压、眼轴、角膜曲率、眼前节及眼底的检测,同时评价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近距离工作用眼时间、戴镜情况及某些特殊隐形眼镜如OK镜等的使用情况。所有检查和问卷采访均需采用统一方法和模式,在每年检测结束后总结数据,建立全面的数据库及屈光发育档案,以便于评估该地区的近视眼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探索近视防控可能的措施和手段,尽可能控制近视患病率上升的现状。

在上述数据库和屈光发育档案基础上,总结和分析全国范围内各监测点的情况,协会每年将发布近视防控白皮书。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中小学生屈光状态和屈光矫正状态,找出各年龄段的生理屈光度和裸眼视力进一步推动普及实施医学验光,使中小学生能够得到适合的屈光矫正和最佳的功能视力;

2、通过每次监测的回馈和总结,继续完善监测点的软硬件设施,能够全面系统的进行监测工作;

3、在初定的监测指标和监测标准基础上,进行专业近视防控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如验光师的培养、角膜接触镜如OK镜的规范验配等,并根据上一年结果进行后续采集数据的更改、完善,力求可能发现近视防控的新方向、新办法。

4、在完善制度后,进一步向全国各省市区县进行推广,务必医学验光、规范配镜、科学控制近视发展。

此外,在每年的近视防控论坛上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并结合我们自身的数据库和近视屈光发育档案,明确近视防控监测指标,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近视防控体系。


标准化近视防控监测及技术指标


一、监测方法

建立监测点:具备眼科诊疗资格并具备较高诊疗水平的眼科专业机构,且长期从事近视防控工作,能开展本地区中小学生筛查。由眼科诊疗机构自愿向协会提出建立监测点的申请。

协会邮箱:csmcbm@sina.com


二、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每半年进行一次监测评估。每年由协会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全国范围内各监测点的情况,并发布近视防控白皮书。


三、近视防控监测技术指标

1、视力(包括裸眼视力和戴镜视力);

2、睫状肌麻痹下的屈光度(电脑验光、检影、综合验光仪);

3、眼轴长度(生物测量仪);

4、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曲率仪);

5、眼压(非接触眼压计);

6、眼前节、眼底(裂隙灯检查,90D前置镜);

7、眼位(映光法,遮盖-去遮盖、交替遮盖;眼球运动,9眼位);

8、其它特殊指标(根据需要检测)

调节相关指标:正/付相对调节PRA/NRA、调节幅度AMP、灵敏度flipper、调节反应BCC等;

集合相关指标:集合近点、远/近水平隐斜、远/近融合功能;AC/A;


四、近视相关影响因素指标

1、家庭成员近视情况;

2、户外活动时间;

3、近距离用眼时间、读写及眼姿势;

4、电子类产品使用情况(包括种类、时间);

5、睡眠状况;

6、戴镜情况:戴镜足矫、欠矫、戴镜时间;单光眼镜、功能眼镜(棱镜、渐进多焦镜、双光镜、减少周边远视离焦镜)、其他眼镜;

7、采用的验光方式:非睫状肌麻痹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睫状肌麻痹剂:托吡卡胺,复方托吡卡胺,阿托品,环戊通);

8、配戴特殊角膜接触镜情况:包括角膜塑形镜、RGP等;

9、采用其它近视治疗措施情况:眼保健治疗和训练方法和产品(近视治疗:按摩,耳穴,针灸,转眼球,滑动尺,弱视治疗:红光,光刷)。

 

 

 

更多新闻请点击:http://www.yanke360.com/news/

问答模式

暂无数据..